close

對台灣、對於中華隊,這次經典賽在今天晚上落幕了。

中華隊每個球員,我們能給的除了掌聲外還是掌聲。

 

這幾天看到媒體、網路都在講我們輸日本只差一球。但是今天古巴之戰,我們還能騙自己說只差一球嗎?

為什麼我要這樣說呢? 因為今天的比賽明顯透露出我們的選手深度不夠,找不到可以用的選手。就單單拿日本對古巴那場來看吧,日本隊最後的投手今村猛是一局掉三分。單看帳面上,今村表現的確不好。但是要注意的是他才21歲而且是具有150連發能力的投手,而日本和他同齡且同樣能投到150的投手至少五個以上。最有名的就是菊池雄星,雖然進入職棒後表現不佳,速度也沒有以前快了,但是他去年有投出破繭而出的趨勢。

或許這樣舉例大家感覺還不是很明顯,那麼我舉另一個例子好了,也就是田中將大。田中我想大家想必更熟悉,預賽對古巴七人次六次三振,對上中華隊的前六個打者四次三振。雖然後來中華隊有成功打下田中,但是經過今晚古巴的洗禮後,我們再次認知到田中的強。這屆中華隊陣中能和他相提並論,除了王建民外,我想不出第二人。但是田中是1988年出生,而王葛葛是1980年。兩人足足相差了八歲。

這屆中華隊陣中同樣是1988年出生的選手有林煜清、郭嚴文、林哲瑄,1988年後出生的則有曾仁和(1994)、林羿豪(1991)和王躍霖(1991)。

日本隊呢? 1988年出生的有田中將大、前田健太、澤村拓ㄧ、坂本勇人,1988年後出生的則有今村猛(1991)、中田翔(1989)。

 

屏除掉受傷,單看上述的名單,我們會發現中華隊四年後的不確定性遠遠高於日本隊,為什麼?

因為中華隊名單中的選手大部分都仍在培養期,四年後能不能成長到我們預期的水準這個沒人知道。

但是日本隊四年後最少仍可以有三個穩定的先發、兩個中心棒次,為什麼我會這麼說?

因為這六個人有五個人已經是日職的TOP球員了,只有今村還有變數。更別提手帕世代(1988年出生的日本職棒選手)還有齋藤佑樹、吉川光夫、堂上直倫、山田大樹、秋山翔吾等等好手沒有入選。若是加上跟中田翔、今村猛同期的好手們,我想大家就不會說我們只差日本隊一球了!

 

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基層棒球並未扎根踏實

 

日本的基層棒球在少棒和青少棒分成學校跟以社區為單位的聯盟,學校是平常日練習而社區球隊則是假日練習。

在這個階段,選手著重於培養對球場、比賽的禮貌和態度,球技是其次的要求。所以這個階段通常有心往棒球路發展的選手往往會轉入社區聯盟,像是田中將大和坂本勇人就是社區少棒時代的隊友。是故,這階段的大型比賽通常都是地區聯盟的比賽較為競爭,也造成就讀不同學校的選手更為熟悉並出現集體投效同個中學一起為甲子園奮鬥的現象。

到了高中仍以職業選手為目標的球員都會進行所謂的棒球留學,也就是各地的棒球名校會對中學表現優異的選手做挖角動作。因為對於甲子園的憧憬,這時候的選手們往往都會集體住校,早上有晨練、下午三點後的社團活動以至於晚上的晚練。日本全國超過四千所的高中球員經歷過少棒、青少棒和高中這麼多的練習就為了春季甲子園、夏季甲子園和秋季的國體大賽這幾個全國性的比賽而努力。

但是畢竟競爭是殘酷的,透過這樣層層考驗而發光被職業球團在選秀會選進的高中畢業選手每年不到50人,未受到青睞的選手們則透過升學進入大學或是投入各地的業餘球隊繼續棒球路。

四千所高中以每所最少20人來算的,每年有超過八千名日本高中生在棒球路上努力。(棒球名校的野球部動輒上百人,用20人來算可說是低估了) 若是算上同時在大學和業餘球隊打球的球員,每年光是日本高中以上的業餘棒球選手就超過一萬人。

 

由此可見,日本能夠年年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選手們和世界棒球強權一較高下是靠著紮實的基層棒球在支持著。

 

回頭看看我們稱為國球的棒球,政府喊著口號要向下扎根、向日本學習。但又因為硬體設備不足而改為在小學推廣樂樂棒球這樣閹割版的棒球或是成立許多城市棒球隊來保證球員未來有工作。

但是這樣的方法根本沒有解決基層棒球最需要的問題。基層棒球最需要的就是場地,然而在全台灣各地卻是寥寥可數。因為沒有場地就無法從最底層開始帶動棒球風氣,也無法增加更多的基層棒球人口。

若沒有基層棒球人口源源不絕往上提供棒球人才,台灣的棒球永遠都只能久久出現一個王建民、郭泓志、陳偉殷甚至是曾仁和。

 

這樣的國球、這樣的政策。

我想若不徹底改變,我們永遠都只能差日本"一點點"。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棒球
    全站熱搜

    Dishom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